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70年巨变赣州工业向高质量迈进

admin8个月前 (09-29)赣州产业信息64

  产城融合发展的赣州经开区。(资料图片)

  工人在位于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城的龙南骏亚精密电路有限公司车间内作业。(资料图片)

  工人在国机智骏总装车间进行车辆底盘总装。凯马汽车于今年八月在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顺利实现整车下线。(资料图片)

  孚能科技生产的动力电池被广泛运用于美国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储能系统等市场;稀土稀有金属和家具两个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元;一个接一个工业园区跻身国家级园区行列70年沧桑巨变,70年砥砺奋进,今天赣州工业的发展现状是70年前的不曾想、无法想。

  跟随新中国的发展脚步,70年来,赣州工业从零起步,不断在摸索中奋起直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在国家、省的倾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2015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主攻工业,三年翻番”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产业、促转型,推项目、增后劲,赣州工业递交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发展答卷。

  企业:从屈指可数到规上企业超2000家

  当下,走进我市任何一个工业园区,举目可见大大小小的企业厂房,而将目光回望至7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可以称得上是工业企业的,就只有牙刷厂、电池厂等六七家小厂,各县有一些零星分散的小手工作坊和小钨矿、小煤矿,可谓屈指可数。经过70年的发展,我市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涵括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8户,总量位居全省头部。

  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取得了质的飞跃。金力永磁与多个行业的国际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主营的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专用磁钢产品供货量占到全国供货量的70%,多项牌号磁体单产量列全国头部,于2018年9月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孚能科技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引领全球三元电池技术,是中国及世界软包电池的领导者,软包电池出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青峰药业在国内医药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其获评建设的“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并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长期以来,我市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扶优扶强与支持中小微企业齐抓,努力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体系。对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设立重大工业引导资金,努力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壮大“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集群。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头部。

  产业:从“一矿独大”到“多业支撑”

  前不久,覆铜板行业世界排名第三的企业台湾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龙南,投资25亿元兴办硬板、软板、背胶膜、玻璃纤维半固化胶片生产项目。龙南,曾经以矿产品开采和加工为主,如今随着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的发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了从电子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到覆铜板、多层高密度线路板、SMT、精密部件、OLED,再到智能终端产品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条。2018年,龙南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被认定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赣州被誉为“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围绕丰富的矿产资源,赣州的产业发展曾经一度呈现着“一矿独大”的局面。近些年来,我市坚定实施首位产业战略,突出打造“两城两谷两带”,各地首位产业加速形成壮大,产业结构实现了“一矿独大”向“多业支撑”的调整优化。2018年,“两城两谷两带”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1.2%,近五年培育了11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首位产业集中度三年提升30个百分点,达到45%。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领域占全产业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37.52%;钨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2%。

  此外,我市积极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大数据、物联网、软件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从无到有”,赣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及南康、龙南、于都等一批专业特色工业设计中心相继投入运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两番,达到501家。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7.4%和33%,近三年分别提高4.9和7.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让我市成功获批全省唯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获批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国家级试点示范平台及项目12个。

  园区:从一片荒芜到跻身“国家队”

  今年以来,在赣州经开区,江西弘耀达通讯有限公司弘耀达智能制造、厦门宏利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国机智骏、凯马汽车同时实现整车下线,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快速推进作为赣州市首个设立的开发区,已从一片荒芜,成长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龙头示范区,成功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顺利挺进全国经开区百强方阵。

  新世纪以来,工业园区作为承载工业集约、高效发展的主载体,从无到有迅速兴起。目前我市已建成19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近年来,我市各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产业特色更加凸显,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新开工建设652.16万平方米,自2016年以来,全市工业园区累计新开工标准厂房2009.36万平方米,建成面积1516.44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97.86平方公里,园内投产企业2200多户,从业人员31万余人,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土稀有金属、现代家具、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玻纤复合材料、氟盐化工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当下,我市正全力推进园区做大做强、争先进位,加强对各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推动各工业园区错位发展、高端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实施“满园扩园”“两型三化”园区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试点;持续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市级国资平台积极参与标准厂房建设,三年再建成1000万平方米。

  70年风雨兼程,70年奋发图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的号角已然响彻赣南大地,全市上下正紧盯目标投入到主攻工业的新一轮热潮中,必将推动赣州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杨涛记者李华)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赣州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赣州工业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赣州惠民保”正式上线

“赣州惠民保”正式上线

  “赣州惠民保”正式上线 来源: 赣南日报   据了解,“赣州惠民保”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市分公司联合其他5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该产品紧密衔接赣州市基本医...

中国拥有世界蕞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火电厂转型“绿电厂”

中国拥有世界蕞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火电厂转型“绿电厂”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火电厂是冒着黑烟的落后产能。事实上,伴随中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进步,许多传统火电厂已变身“绿电厂”,成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进样本。   纵观今天国内...

产业向“新”举措务实

产业向“新”举措务实

  探索开展电子信息领域产业大脑建设;推动省内整车厂与汽车电子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吉安、南昌、赣州、九江四城,共同争创国家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好戏连台。...

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丨江西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

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丨江西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

  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丨江西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丨江西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2024-06-04 09:54:372024年06月04日 09:54来源:经济晚报...

关于2023年度赣州市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奖励资金拟兑现企业的公示

关于2023年度赣州市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奖励资金拟兑现企业的公示

  根据《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22〕38号)文件精神,近期我局组织了2023年度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经...

关于印发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的通知

  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